首頁
關於我們
計畫簡介
推廣影片
藝人特區
傳統戲劇
傳統音樂
傳統雜技
傳統舞蹈
依劇樂種搜尋
傳統戲劇
傳統戲劇-歌仔戲
傳統戲劇-客家戲
傳統戲劇-亂彈戲
傳統戲劇-南管戲
傳統戲劇-京劇
傳統戲劇-豫劇
傳統戲劇-布袋戲
傳統戲劇-皮影戲
傳統音樂
傳統音樂-北管音樂
傳統音樂-客家音樂
傳統音樂-原住民音樂
傳統音樂-福佬歌謠
傳統音樂-儀式音樂
傳統雜技
傳統雜技-宋江陣
傳統雜技-鼓亭陣
傳統雜技-金獅陣
傳統雜技-家將
傳統舞蹈
傳統舞蹈-民俗舞蹈
搜尋
今日訪客:69人
訪客總計:152495人
陳錫煌
分享:
簡介
影音專區
藝人簡介
陳錫煌,布袋戲資深演師,民國二十年生於臺北,出生於布袋戲世家,父親為家喻戶曉的布袋戲演師李天祿。陳錫煌自小跟著父親學習布袋戲,二十三歲時成立「新宛然掌中劇團」,七十九歲時成立「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」,投入布袋戲超過七十年。除了操偶演出外,陳錫煌亦精於布袋戲偶的衣飾道具製作,且很早就投入布袋戲的校園推廣工作,教學薪傳不遺餘力。
獲獎紀錄
2009
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
2011
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
2019
第23屆臺北文化獎
2020
第39屆行政院文化獎
勘誤回報
精華版
主訪者:陳龍廷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3:01
影片內容:
陳錫煌,布袋戲資深演師,民國二十年生於臺北,出生於布袋戲世家,父親為家喻戶曉的布袋戲演師李天祿。陳錫煌自小跟著父親學習布袋戲,二十三歲時成立「新宛然掌中劇團」,七十九歲時成立「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」,投入布袋戲超過七十年。除了操偶演出外,陳錫煌亦精於布袋戲偶的衣飾道具製作,且很早就投入布袋戲的校園推廣工作,教學薪傳不遺餘力。
完整版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1:04:37
成長背景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18:56
影片內容:
陳錫煌出生於日本統治時期,由於皇民化運動禁鼓樂,父親李天祿加入「美英擊滅推進隊」,演出日本宣傳劇,陳錫煌便隨父親住在景美的日本警察宿舍。因戰事頻仍,李天祿帶著一家老小搭火車疏散至臺中,沿途逐漸插上沒看過的國旗,橫跨一夜,臺灣光復。
習藝過程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19:48
影片內容:
陳錫煌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布袋戲,亦曾跟隨吳天來學習漢文。雖從小跟在父親李天祿身旁,但父親對他的教導非常嚴苛,也因為演出忙碌幾乎沒有時間能夠好好教導他,和父親關係一度緊張的陳錫煌選擇離開「亦宛然」,投靠鍾任祥,在「新興閣」幫忙製做布袋戲偶的衣帽,同時也觀察到與北部 不同的操偶套路。
展藝風華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14:53
影片內容:
陳錫煌於二十三歲時成立「新宛然布袋戲團」,前後整了十七年,於四十歲時收班,回到「亦宛然」。陳錫煌很早就進入校園做布袋戲的教學推廣工作,從中培養出不少後進。陳錫煌亦精於戲偶的製作與改良,身為演師,陳錫煌更能察知其中的眉角並加以改良,在保持傳統的前提下適度創新,以彌補傳統之不足之處。
傳承之路
拍攝時間:2019.01.23
影片長度:10:00
影片內容:
陳錫煌在七十九歲時成立「陳錫煌傳統掌中戲團」,致力於掌中戲的傳承與推廣。身為傳統技藝的保存者,對於自己一身的技藝,陳錫煌認為只要肯學他絕不藏私, 期許後輩能夠認定自己的角色,精益求精。
聯絡我們/勘誤回報
姓名
(*必填)
電子郵件
(*必填)
標題
(*必填)
問題內容
(*必填)
清除
確認送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