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關於我們
計畫簡介
推廣影片
藝人特區
傳統戲劇
傳統音樂
傳統雜技
傳統舞蹈
依劇樂種搜尋
傳統戲劇
傳統戲劇-歌仔戲
傳統戲劇-客家戲
傳統戲劇-亂彈戲
傳統戲劇-南管戲
傳統戲劇-京劇
傳統戲劇-豫劇
傳統戲劇-布袋戲
傳統戲劇-皮影戲
傳統音樂
傳統音樂-北管音樂
傳統音樂-客家音樂
傳統音樂-原住民音樂
傳統音樂-福佬歌謠
傳統音樂-儀式音樂
傳統雜技
傳統雜技-宋江陣
傳統雜技-鼓亭陣
傳統雜技-金獅陣
傳統雜技-家將
傳統舞蹈
傳統舞蹈-民俗舞蹈
搜尋
今日訪客:89人
訪客總計:152515人
張孟逸
分享:
簡介
影音專區
藝人簡介
張孟逸,歌仔戲演員,民國六十三年生於宜蘭,十五歲時進入宜蘭高商地方戲曲社,為首屆社員,於此學習本地歌仔,二十一歲考進「蘭陽戲劇團」,自此在蘭陽待了將近十二年的歲月,奠定了紮實的演員功底。因緣際會下,張孟逸成為廖瓊枝的藝生,自此承襲了廖瓊枝的技藝。張孟逸在獲得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後,正式接任薪傳歌仔戲劇團,現在該團團長。
獲獎紀錄
2017
第28屆傳藝金曲獎 年度最佳演員獎
勘誤回報
精華版
主訪者:徐亞湘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4:46
影片內容:
張孟逸,歌仔戲演員,民國六十三年生於宜蘭,十五歲時進入宜蘭高商地方戲曲社,為首屆社員,於此學習本地歌仔,二十一歲考進「蘭陽戲劇團」,自此在蘭陽待了將近十二年的歲月,奠定了紮實的演員功底。因緣際會下,張孟逸成為廖瓊枝的藝生,自此承襲了廖瓊枝的技藝。張孟逸在獲得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後,正式接任薪傳歌仔戲劇團,現在該團團長。
完整版
主訪者:徐亞湘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1:15:37
成長背景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8:02
影片內容:
張孟逸從小在南方澳開闊自然的生活環境裡成長,小時候就愛唱歌的張孟逸經常跟著奶奶一起去看戲,高中時進入宜蘭高商地方戲曲社成為首屆社員,跟陳旺欉老師學習本地 歌仔,自此便結下了與歌仔戲的不解之緣。
習藝過程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10:21
影片內容:
離開校園後,對未來路途徬徨不定的張孟逸,因緣際會下考進了「蘭陽戲劇團」。初進蘭陽學的是北管戲,對從未接觸過北管的張孟逸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,登臺的第一齣戲也發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趣事。
展藝風華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24:03
影片內容:
張孟逸在蘭陽戲劇團前後總共待了十二年,從中學習了歌仔戲,北管、民族舞蹈、芭蕾等,奠定了深厚的表演基礎,期間亦成功地由生轉旦。這一路走來,也因想陪伴孩子成長等原因曾二度離開蘭陽戲劇團,張孟逸卻從不否定蘭陽戲劇團之於她 的意義。
傳承之路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21:30
影片內容:
離開蘭陽戲劇團的張孟逸回歸學習,成為了廖瓊枝的藝生,張孟逸自此牽起了與廖瓊枝的師徒之緣。被廖瓊枝指定為接班人的張孟逸,從抗拒到接受,在獲得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後,張孟逸正式接任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。
傳承之路
拍攝時間:2018.07.26
影片長度:10:39
影片內容:
心繫歌仔戲的張孟逸長年地忙碌,丈夫的沈默體貼、兒子的獨立,讓她欣慰也心疼。接下團長職務後,張孟逸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身心壓力,導致身體狀況亮起紅燈,家人的守候成為張孟逸最堅強的後盾與依靠。
聯絡我們/勘誤回報
姓名
(*必填)
電子郵件
(*必填)
標題
(*必填)
問題內容
(*必填)
清除
確認送出